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OD体育 > OD体育官网

云南省昆明市OD体育官方网站- OD体育APP下载- 世界杯指定投注平台六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5-08-07 19:06|栏目: OD体育官网 |浏览次数:

  od体育官方网站注册网址,od体育app官网下载,od体育最新登录网址,od体育平台,od体育app,od体育app下载,od体育靠谱吗,od体育,od体育下载,od体育官方网站,od体育官网,od体育投注,od体育下注,od体育买球,od体育世界杯,od体育欧洲杯,od体育赛事,od体育开户,od体育注册,od体育登录,od体育入口

云南省昆明市OD体育官方网站- OD体育APP下载- 世界杯指定投注平台六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本次发布会将围绕昆明市近期出台的《关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的主题召开。为有效应对疫情对全市经济的冲击和影响,全面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支持企业渡过难关,稳住经济增长基本盘。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云南省关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若干措施的精神,结合我市“支持企业有效应对疫情稳定经济增长若干政策”的具体落实情况,经市委、政府研究决定,昆明市于近日出台了《关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针对当前昆明市实体经济发展的痛点、难点和重点,按照“政策引导和市场驱动相结合,新增资金和原有资金创新使用相结合,给资金和给政策相结合”的思路,提出了5个方面20条政策措施,以进一步发挥投资关键作用、支持工业经济加快发展、促进服务业健康发展、加快培育增长新动能、激发市场活力动力。

  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市经济平稳运行带来重大冲击,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经济社会运行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逐步趋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复工复产正在逐步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但目前疫情影响仍在持续,实体经济依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完成全年各项发展目标仍要付出艰苦努力。为有效应对疫情冲击影响,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支持企业渡过难关,夯实经济发展基础,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市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工信、商务等市级部门,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要求,紧密结合昆明实际,认真开展政策研究起草工作,报经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后印发实施。

  政策注重发挥重大项目带动作用,注重发挥行业投资支撑作用,注重发挥基层能动性,提出四项措施:一是启动“重大项目攻坚提速”专项行动。以基础设施“双十”重大工程和新基建投资计划为抓手,强化项目推进机制、资金保障和施工组织保障。二是加快项目前期推进。将市本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增至4亿元。实行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与投资任务完成和项目储备双挂钩,加快谋划、储备、启动一批公共卫生、应急救灾、冷链物流、产业升级等领域投资项目。三是拓展投资发展空间。加快实施“三旧”改造连片开发和拆临拆违,对土地供应成效显著的地区给予以奖代补资金支持;对项目推进成效显著的地区给予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四是加强重点领域投资。除继续支持工业和信息化投资、综合交通投资等重点领域外,今年还对商贸投资和农业投资进行补助。

  在疫情影响持续、外需不足的大背景下,更要充分挖掘服务业和消费增长潜力。为此,我们提出了四项措施:一是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提出加快推出各类消费券、优惠券和兑换券,促进汽车及相关产品消费,发布打造一批打卡时尚消费地标和“网红”消费打卡地,完善冷链物流配送网络,保障闲暇消费时间等措施。二是持续繁荣夜间经济。提出全面启动“夜间经济”布局建设,鼓励商场、购物中心延长营业时间,支持建设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优化夜间公共交通服务等措施。三是支持旅游市场复苏繁荣。提出实施“引客入昆”行动计划,打响“在昆明旅游更健康”品牌,实施景区门票减免,加大补助奖励等措施。四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全面取消主城区落户限制,进一步增强对外来人才和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力。对符合条件的房地产项目、城中村改造项目和城市更新改造项目给予政策支持。

  加快培育增长新动能疫情对经济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今年将进一步加大政策供给,努力在危机和困难中发掘、创造新机遇,以实现危中求机、化危为机、变中取胜。一是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发挥疫情防控对“线上经济”的带动作用,大力推动“数字昆明”建设,加快发展远程医疗、智慧零售、平台经济等新业态,支持拓展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新产业应用场景。对符合条件的信息产业重点工程应用示范项目、规模以上信息企业、区块链平台和项目给予支持。二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对规(限)上企业入驻各大电商平台给予服务费用补贴,对经营主体线上销售昆明本地产品给予支持。大力支持农村电商和跨境电商发展。三是加快健康产业发展。积极引进培育发展健康养生、健康管理、智慧健康等新兴业态。加快推进国家级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通过昆明市产业发展股权投资基金以股权投资等方式支持生物医药企业发展。四是加快打造绿色食品牌。安排产业发展股权投资基金1亿元,大力培育绿色食品龙头企业。支持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推动高原特色绿色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出台扶持政策引导养殖企业、加工企业建设禽类集中屠宰中心,加快规划建设冰鲜禽提货网点。

  围绕发展环境提出5项具体措施,一是大力实施援企稳岗。今年,涉企资金重点向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和中小企业倾斜,不自行对参保企业社会保险历史欠费进行集中清缴,对中小微企业新增吸纳就业给予大力支持。二是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和疫情期间阶段性降本减负政策,通过降低各项成本,支持实体经济渡过难关。三是营造企业健康发展环境。从行政执法、信用约束、工程款清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拖欠账款清理等方面营造企业健康发展环境。四是提升行政审批效率。建立完善重大项目绿色审批通道。加快推行承诺制审批,大力实施“不见面审批”,确保进驻市、县政务服务中心的事项100%可实现双向快递服务。进一步压缩不动产一般登记、抵押登记办理时间。五是持续推动开放发展。提速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建设,推动服务业对外开放。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确保全市重要论坛活动100%嵌入招商,重大招商项目100%保障土地,签约承诺事项100%兑现落实。

  《关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中的工业和信息化政策,兼顾了政策的创新性和延续性,本着“让政策有含金量、让企业有获得感”的原则,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立足解决当前工业和信息化企业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现实困难,支持引导企业坚定发展信心、主动求变、化危为机。与之前的稳增长政策相比,本次政策体现了两个新亮点:一是突出对新业态的支持;发挥疫情防控对“线上经济”的带动作用,大力推动“数字昆明”建设。出台《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发展远程医疗、智慧零售、平台经济等新业态,支持拓展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新产业应用场景。对信息产业重点工程应用示范项目、在昆投资的区块链平台和项目、获得国家备案的区块链企业按一定标准给予奖补。二是注重对工业发展平台载体的支持。针对申报、创建和2019年来认定的国家级、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园区给予补助。其他政策内容包括:支持产业转型升级。针对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产业都出台了专项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扩销促产、开发新产品、加大投资力度、壮大企业规模。鼓励工业和信息化企业扩大投资。对完成投资额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和信息化产业投资项目进行奖补。根据实际情况,本年度增加对各县(市)区、开发区对完成500-2000万元工信投资出台相应扶持政策的要求,引导全市工业和信息化产业既有大项目,也有小项目共同支撑。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对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产生的固定资产投入和研发投入按一定比例进行补助;对符合条件的各级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企业(平台、项目)予以奖补。注重对企业主体的培育。对新升规的工业企业和信息化企业以及在境内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和境外主板首发上市的企业给予扶持。鼓励企业绿色发展。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落后产能淘汰、绿色制造和节能及清洁生产。同时,工信系统将继续执行和落实好国家和省、市出台的其他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政策的组合效应,擦亮服务企业的底色,当好企业的“娘家人”,全力支持企业渡过难关、健康持续发展。

  昆明市财政局副局长 邹荣付为确保《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若干措施》得以落实,今年,我市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市财政预算安排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资金48.17亿元,较上年增加18.09亿元,增长60.1%。其中:安排资本金注入预算资金32.25亿元,支持设立产业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基金重点投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先进装备、智能制造、信息产业等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安排全市工业发展专项资金8.25亿元,专项用于加强重点领域投资、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支持工业集群发展、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健康产业发展等,补齐我市产业发展短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安排市本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4亿元,重点支持公共卫生、应急救灾、冷链物流、产业升级等领域投资项目前期工作;统筹安排商贸服务业预算资金1.02亿元,支持推进自贸区建设、综合保税一区两中心建设和发展、电子商务发展、消费升级,构建便捷通畅的现代流通体系,推动会展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内外贸发展水平;统筹安排就业资金2.65亿元,用于支持吸纳就业、鼓励创业、加大就业岗位供给、帮扶困难群体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等工作。

  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按照省“两会”、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和市“两会”的安排部署,进一步坚定信心、化危为机、攻坚克难,全面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1-5月,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52亿元,累计增幅虽然仍下降9.5%,但分别比全国、全省高4.0、0.5个百分点,比1-4月收窄1.9个百分点,5月当月实现正增长,总体呈逐月复苏态势。这一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我们将继续从以下方面做好工作,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一、千方百计促消费,全力以赴稳增长一是落实落细国家和省、市促消费政策。全面贯彻省22条、市20条等各类政策措施,深入各县区及全市200余家商贸企业,加强政策宣讲和推动落实。二是缓解企业经营压力,增强“造血”功能。邀请11家省市相关部门、22家金融机构、93家商贸企业进行座谈,建立政府、企业、金融机构间的协调机制,根据商贸企业需求量身订制帮扶计划。三是促进消费升级,发展平台经济。加快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动步行街改造提升,内培外引总部企业8家、税收亿元楼宇5幢,新引进首店、旗舰店50家以上,推进十大要素交易中心建设,增强消费辐射能力。四是拓展服务空间,发展服务消费。加快发展“最后一公里”配送,推进智能快件进社区,加快发展连锁店、便利店等民生网点,促进家政提质扩容,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9:43昆明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杨志武二、瞄准时机抓电商,发挥“线上经济”催化作用一是加快消费业态创新,培育“数字消费”增长点。鼓励企业开展网络促销活动,创新“无接触”式消费,促进直播平台等消费新业态有序发展。开展“线上购物节”“线上家电节”“线上车展”等网络促销活动,引导“线下交易+网络直播”等新业态健康发展。二是挖掘农村消费潜力,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创新农村商业模式,着力构建农村消费市场网络。推动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做好新申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施。强化统筹工作,做好市级配套支持,严格资金和项目管理,充分发挥政策示范效应。三是多层次多领域产销对接,助推农产品上行。建立农产品产销合作机制,加大对本地区到家电商的宣传力度,鼓励市民线上下单,推进农产品销售线上线下融合,畅通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流动。四是深化与大电商平台合作,争取流量资源。建立与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美团等知名电商平台的合作机制,建立盒马鲜生、绿鲜达、货优食惠、霸王送菜等本地社区团购生鲜电商名录库,兑现支持政策,帮助各县(市)区、相关企业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9:46昆明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杨志武三、加快发展“夜经济”,充分活跃消费市场一是丰富业态种类,持续繁荣夜间经济。着重突出“三度”“广度、深度、温度”,暨“广度”实现“商旅文体”融合发展,“深度”促进行业长足发展,“温度”推出一系列便民举措。积极挖掘地方夜生活文化传统特色,着力打造公园1903、南屏步行街等夜经济示范街区,促进夜间文化娱乐业态的健康发展。

Copyright © 2012-2025 OD体育官方网站新闻网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电话:020-88888888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经济开发区 备案号:
网站地图